新闻中心

中欧班列:内蒙古向北开放新支点

更新: 2020-06-19 11:30



 

2月22日,一列58车满载4000吨俄罗斯进口钾肥的中欧班列抵达满洲里口岸,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东、西两条线路的中欧班列全面恢复开行。4月13日,满洲里与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合作开行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助力疫情期间果蔬出口。4月17日,首趟白俄罗斯乳清粉进口专列在乌兰察布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基地开箱,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中欧班列回程货物又新增了1个种类……
 
不难看出,疫情影响之下,一列列到发内蒙古自治区的中欧班列不仅迎难而上,还一直坚持平稳运行,回程班列货源不断丰富,为保障国际供应链畅通提供助力,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援和信心。
 
据了解,截至5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到发中欧班列共141列,同比增长26%,运输集装箱11870TEU,货值23246.1万美元。
 
成果丰硕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就明确指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今年初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的相关指示要求。
 
一直以来,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担当要务。解决口岸“穿肠过”问题,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务之急。内蒙古自治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中欧班列枢纽门户建设为抓手,重点完成两项任务:一是保畅通,即确保中欧班列“战略通道”畅通,避免通道拥堵,工作重点为保畅通;二是促落地,即解决口岸“穿肠过”问题,整合优化口岸资源,促进进出口货物在区内物流落地、贸易落地、产业落地。
 
据了解,自2016年3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列中欧班列“通满欧”始发班列以来,自治区中欧班列开行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乌兰察布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已具备一定影响力,发挥了国家中欧班列中通道枢纽节点作用,内蒙古中欧班列发展建设已列入全国第二梯队。
 
目前,乌兰察布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通过中欧班列吸引木材加工、卫浴加工等多家企业落户乌兰察布,2019年5月22日乌兰察布-俄罗斯沃罗滕斯克长城汽车班列首发,累计运送长城汽车32列,4348辆;满洲里出境班列“三并二”的创新模式,成为全国学习的新模版;通辽中欧班列的发展,又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城市开行班列建立了新的支点。
 
一般来说,国内其他省份班列通常只在一个城市发运,如陕西、河南、湖北等地,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块版图东西狭长,班列开行城市较为分散,自治区十二个盟市辖区,除兴安盟和阿拉善盟外,均开行过中欧班列,涉及3个铁路局2大海关,涵盖的区域范围较广。据悉,内蒙古自治区自2016年3月25日首次开通中欧班列以来,已由最初全年33列,提升至2017年89列,2018年216列,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中欧班列开行更上一个台阶,全年发运量达260列,同比增长20.4%。2016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739列,通过中欧班列累计运输集装箱6.3万TEU,货物量108万吨,开行线路20余条,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超100亿元。
 
不过,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中欧班列开行路上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本地货源不足、促进外贸发展和带动产业落地政策较为单一,以及缺少配套相关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传统口岸定位与新时代口岸作为战略通道枢纽的要求不匹配,口岸功能要素分散,缺乏联动等。
 
前景可期
 
近期,商务部印发《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作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销费工作的通知》、海关总署出台“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10条措施”,诸多政策利好,对于内蒙古中欧班列发展,满洲里、二连浩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保障战略通道畅通,促进大宗商品落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把握国家加强中欧班列战略通道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陆路边境口岸综合优势,推动自治区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自治区口岸及对外开放中存在问题,内蒙古将迎难而上,力争将全年班列开行数量稳定在300列左右,带动相关产业在自治区落户,货物集结疏运能力初具规模,真正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打造形成国家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首先,提升以“打造中欧班列枢纽门户、建设国家向北开放综合枢纽”为统领的全区开放发展战略高度和认识,加强全区开放战略统筹协调。
 
其次,以建设满洲里和二连口岸“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项目”为抓手,整合激活口岸存量开放要素资源,搭建一体化口岸综合服务平台,与我国广大腹地形成双向辐射,畅通中欧班列战略大通道。
 
第三,集中集聚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口岸外贸的资源政策,统筹开发建设运营,提升完善口岸物流组织能力,加快推动口岸各类要素资源整合配置,重点整合满洲里和二连“边民互市区、综保区/保税区、产业园区”,集中集聚口岸铁路公路运输、换装、仓储、保税、通关、加工等设施功能,实现要素功能协同融合,一体化管理。实现口岸枢纽效能最大化。
 
此外,引入有实力的央企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建设,发挥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内陆与沿海城市、港口的链接,通过与中远海集团、大连港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